top of page

PLA對環境傷害小,分解後僅剩水及二氧化碳,因此被塑膠業者作為塑膠替代品,然而台灣環境卻受法規限制而無法進行堆肥分解。在無法堆肥的情況下,多數回收業者僅能將PLA廢棄物與一般垃圾一同焚燒。為解決PLA焚燒造成的環境負擔,環保署推廣將PLA製作為燃料棒,提供造紙業燃燒能源。而三種PLA處理方式所帶來的利弊為何?處理方式又是否符合PLA被創造的初衷?

還有什麼方法?

1114.png
燃料棒_edited.png
1113.png
未命名-12_edited_edited.png
1111.png
fire.png
bottom of page